暴躁的小鹿 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
米-24武装直升机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北约代号"雌鹿"(Hind)。属于中型多用途武装直升机,是前苏联第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主要用于为己方坦克部队开辟前进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种障碍;担负为米-8和米-17机群护航务。米-24于60年代末开始研制,1971年定型,1972年底试飞并入批生产,1973年装备部队。曾出口到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雌鹿”不但具有强大的攻击火力,而且还有一定的运输能力。
在战斗任务中,如果携带有火箭弹吊舱和炸弹,米-24飞行员会先发射火箭再以机枪扫射,为后座的武器操作员提供充裕时间瞄准和投弹。米-24在全负载下可以携带10枚100公斤炸弹,虽然无法精确轰炸目标,但对区域性目标却非常有效。米-24也可携带大型炸弹,包括4枚250公斤炸弹或2枚500公斤炸弹。
有些米-24以重型火箭弹从2公里外发射对付防空武器,不过这类重型火箭弹并未广泛使用,只有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才会用它。这是因为火箭弹飞出去时产生的尾焰浓烟会包住机身,导致发动机吸入废气而停车。
米-24武装直升机饱经战火的洗礼,在当今世界的武装直升机中,米-24拥有最丰富的作战经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曾参与3大洲超过30场战争和武装冲突。
米-24武装直升机参加了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政府军在1979年4月接收首批米-24A和米-25,用来对付阿富汗游击队。同年5月1架米-24被击落,首开“雌鹿”被击落的纪录。受制于阿富汗多山高温的环境,米-24不但无法表现其高速的优点,反而在起飞降落时十分危险。高速的转弯,也易使米-24失速坠落。光是驻扎在库因都兹的部队,头一年就因此损失了6架。在这场战争中,直升机乘员的伤亡率高居所有飞行员之冠。
致命的毒牙 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
AH-1“眼镜蛇”直升机,是由贝尔直升机公司于60年代中期为美陆军研制的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直升机。由于其飞行与作战性能好,火力强,被许多国家采用,几经改型并经久不衰。
AH-1Z“蝰蛇”是美国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最新型升级产品。AH-1Z采用了新的旋翼技术与升级了的军用航电、武器系统,和光学感测器。它的生存能力获得加强,而且能在更远的距离发现目标并以精确武器攻击目标。目前AH-1Z武装直升机装备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总数180架。
AH-1Z首架原型机于2000年试飞成功。虽然名义上这算是“超级眼镜蛇”的性能提升,但是纵观整个计划,其工作量已经不下于开发一种全新的武装直升机了。 与AH-1W比较,AH-1Z在航电系统、旋翼、动力系统方面全面翻新,尤其是其航电系统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与AH-64D“长弓阿帕奇”不相上下,部分方面甚至超过了AH-64D,和AH-1W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AH-1Z与最新型的AH-64D以及RAH-66“科曼奇”一样,都是未来信息化、数字化战场的尖兵,具备优秀的侦搜能力、大量混乱战场资料的数字汇总能力以及大量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并且具备高度整合的航电系统。AH-1Z拥有先进的座舱设计,除了前后驾驶舱各装置两具大型多功能平面显示器外,两名乘员都拥有先进的数字头盔显示瞄准系统(IHDSS),相关飞行/火控资料可以全天候投射在乘员的头盔面罩上,不受座舱视觉影响。由于平显的配置,AH-1Z取消了AH-1W原有的抬头显示器(HUD)。 此外,AH-1Z的座舱还装有伸缩式任务握把,上面有与纵杆相同功能的选择与武器发射按键。由于AH-1Z的前、后座驾驶舱配置完全相同,因此必要时前后座可进行任务互换,在单一乘员因突发情况无法完成操作时,另一名乘员可以替代其完成相关工作,这是AH-1Z最大的特色之一。AH-1Z驾驶舱的整体设计优于AH-64D,上述的IHDSS、任务握把、前后舱相同设备都是AH-64D所不具备的。
AH-1Z换装全新的武器挂载短翼,不仅在长度、厚度与强度方面有了提高,而且于翼尖增设了一个挂载点,可挂载AIM-9“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增强了其对空作战能力。此外,原本AH-1W只能在短翼的两个内侧挂载点加挂四联装“地狱火”反坦克导弹,而且不能加挂副油箱,而AH-1Z则靠新型发动机以及新旋翼提供的更大推力,可以在短翼下方的四个挂载点全部加挂四联装“地狱火”导弹,使其火力与AH-64不相上下。AH-1Z短翼厚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其内部增设了容量51加仑的油箱,使AH-1Z的续航力延长,作战半径超过了AH-1W以及AH-64。与AH-1W相比,AH-1Z的有效承载量增加56%、机内燃油承载量增加33%。此外,AH-1Z的水平尾翼比AH-1W向后挪移了一段距离,并且在翼尖增加一片垂直安定面。
AH-64A“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波音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英语:Boeing AH-64 Apache helicopter gunships)是现美国陆军主力武装直升机,发展自美国陆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先进武装直升机(Advanced Attack Helicopter,AAH)计划,以作为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后继机种。AH-64武装直升机现已被世界上1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包括日本、中国台湾和以色列。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异的实战表现,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装直升机综合排行榜第一名。
AH-64A的机首下方装有一门M-203E-1 30mm单管链炮(Chain Gun),此炮系由休斯直升机公司于1972年自费研发,后来在AAH先进武装直升机的武装竞标中获胜;虽然AAH遭到取消,不过此炮仍继续用于阿帕奇之上;此外,M2“布雷德利”步兵坦克的M-242 25mm单管机炮也是由M-203衍生而来的。M-203采用简单的封闭回路驱动,所需的动力由机上提供(电力),透过一条简单可靠的链带来带动整个机炮运作;炮机心在前后端运动时进行上膛或退壳,静止于前后端时则完成闭锁、击发、抛壳与进弹。M-203的射速可以调整,正常射速625发/分,最大射速1000发/分,炮口初速808m/s,炮塔回旋范围为左右各110度,机内载弹量高达1100~1200发 。M-203E-1的主要弹种为M-789高爆穿甲双用途杀伤弹(High Explosive Dual Purpose,HEDP),可击穿轻装甲车或主战坦克较为薄弱的两侧与顶部 ,人员杀伤半径则约5m,此外还有M-788目标训练弹(Target Practice,TP)。在2004年3月,ATK公司获得价值1050万美元的两纸合约,生产新型LW 30高爆/穿甲双用弹药供30mm机炮使用,使得AH-64能以单一弹种同时对付装甲或软性目标。经由头盔显示/瞄准系统的控制,飞行员可轻易攻击大幅偏离飞行轴线的目标。为了防止坠机时机首机炮插进机身伤害乘员,此炮的设计乃在受到强烈挤压时会折进两乘员座舱中间。
AH-64A的机身两侧各有一个短翼,每个短翼各有两个挂载点,每个挂载点能挂载一具M-261型19联装2.75英寸 (70mm)Hydra-70火箭发射器(或是M-260型七联装70mm火箭发射器)、一组挂载AGM-114地狱火(Hellfire)反坦克导弹的四联装M-299型导弹发射架。当AAH在进行之时,便极端注重空射反坦克导弹,但是当时服役于美国陆军武装直升机部队的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却无法满足AAH的需求。虽然越战证明陶氏导弹十分可靠,但是其射程较短,使得直升机在进行反装甲任务之时必须顶着日益强大的华约陆军机动防空武力;而其使用的线导方式需要发射母机全程目视导引,不仅使发射母机一次只能攻击一个目标,在导引导弹飞向目标之时更不能躲在掩蔽物后方且动弹不得,成为很好的目标。因此,一种新的反坦克导弹便包含在AAH计划内,这就是地狱火导弹,从1972年开始研发 ,1976年选定罗克韦尔公司(Rockwell)作为主承包商,第一代的AGM-114A于1984年投入量产,1985年正式服役。与陶式相较,地狱火射程远达8km,使发射母机能在当时已知任何华约国家陆军机动防空武器的有效射程外展开攻击,而且弹头威力也大幅增加。最重要的是,地狱火改采半主动雷射导引(SAL),因此激光照明来源可由其他友机或其他友军地面单位提供,因此直升机发射地狱火导弹之后即可搜寻下一个目标或寻找掩蔽,而且由于雷射照明来源数目的增加,一架直升机能同时发射多枚地狱火导弹接战多个目标。但是此种导引方式必须与友军协同,造成使用上的复杂性增加以及若干程度的限制与不便。一架AH-64最多能挂载16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理论上每次出击最多能击毁16辆主战坦克。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热诚欢迎广大微友投稿,我们将在最显著的位置注明作者姓名、来源及作者打赏二维码。投稿信箱:283868566@qq.com
标签: wargaming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