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说“智能手表的发展前景如何”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呢?这关乎到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未来的发展命脉。
当然,并不是说我能决定或者改变什么,只是想谈谈我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和看法,可能说的不是很全面,但我愿意跟大家分享和交流下。
2014年9月苹果发布的第一款智能手表Apple Watch时,当时在全球掀起了不小的骚动,就如当年苹果手表的上市,给世人开了新的眼界。随后国内外陆陆续续也出现了诸如三星、moto、华为等多款智能手表,纷纷亮相各大网站及线下实体店。
不得不说,在当时的确赚足了不少世人的眼球,但仅仅而已。最初的时候,人们对这些智能穿戴设备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带着新鲜感尝试购买。时间久了,发现产品并没有当初想象中那么完美,甚至还带来了不少烦恼,就开始意识到智能手表也不过如此,就会衍生出一种只不过是智能手机的附属品或者一种花哨的装饰物罢了,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下还登大雅之堂,就开始避而远之了。
其实,听见外界最多的吐槽无外乎外观设计、功能实用性以及电池续航等问题,更有甚者指出智能手表不具实用性,这些都是给了智能手表致命的一击。当然这些问题的确是实实在在存在,外界的吐槽不是没有根据的。但我认为,更多地还是续航及是否成为用户的刚需性。
1、续航问题。
一旦续航不长久,导致很多耗电的硬件不敢直接用在智能手表上,很多功能也就无法在智能手表上实现,或者即便实现了,也会因续航时间太短而不能长久使用。包括使用体验,其实也跟续航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只有高续航能力,才能支撑智能手表实现更多功能。电池电量达不到,必然做不出更好的体验。
2、智能手表是否是用户刚需?
当前智能手表的形态,其实更像是一个被阉割的手机,除了能将相关的数据传输到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用途。譬如,华为智能手表能够将支付二维码投到屏幕上,确实为支付提供了方便。功能也有不少,但却没有让用户感觉必须使用的必要性,所以在使用上,更多的时候只是用来看时间。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智能手表还做不到让用户有想要买一块手表的必要。但智能手表在将来,绝对不会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产品,只不过是因为当前的软硬件以及技术还没有达到。
如果要想让消费者买单,智能手表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地站在用户的优质体验出发,而不是停留在纯粹的应用上,同时引进人工智能技术,让智能手表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一个真正让消费者从内心接受的智能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