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手机?" >
昨天晚上11点多运动手机,接到了一位妈妈的求助电话,她焦急地告诉我说:“老师,我的孩子离家出走了,我该怎么办?”
我表示担心,连忙问她怎么回事运动手机。
原来,这两天孩子放假,天天盯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昨晚催她睡觉都不搭理,妈妈没控制住情绪,给了孩子一耳光运动手机。
谁知孩子居然哭着从家里跑了出来,妈妈以为孩子只是出去闲逛,谁知道半夜都没看到孩子回家运动手机。
焦急之下,一家人出去找孩子运动手机。
早上7点,我打去电话询问情况运动手机。
妈妈哭诉:”孩子找到了运动手机,在附近的一家网吧玩了一晚上,还好被熟人撞见了,吓死我了......“
到最后运动手机,这位妈妈忍不住抱怨:
“现在的孩子打也不行运动手机,骂也不行,怎么那么难管;
我们以前小时候过得不比现在苦多了,天天挨打,照样活蹦乱跳的运动手机。”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运动手机。
一座森林
01
时代的改变
近几年来,许多因为受到家长的殴打和辱骂而产生各种问题,甚至走向极端的孩子越来越多运动手机。
展开全文
山东的15岁男孩小明,因为考试成绩下滑,被妈妈斥责“不争气”,还被罚在楼下站了3个小时运动手机。
结果小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只给妈妈留下一封信运动手机。
运动手机?" >
前段时间,浙江一位16岁的男孩,因为和母亲发生矛盾,毅然决然跳楼轻生,幸好被阳台卡住,消防人员及时救回,才避免酿造出一场悲剧运动手机。
还有武汉那个因为在教室打扑克,被妈妈当众打耳光的男孩运动手机。3分钟后,他爬上旁边的栏杆,从五楼一跃而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运动手机?" >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孩子太敏感、太脆弱,一点压力都受不了运动手机。
别说拳脚相向,就算骂几句都崩溃,不是抑郁就是走上极端运动手机。
而我们80、90后,在小时候犯了错误,都会被父母揍一顿运动手机。
这个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很有效运动手机。
每次都是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疯玩,一直到吃饭的时候才回来,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心里啥事也没了运动手机。
同样是挨打、挨骂运动手机,为什么我们2代人的差距这么大呢?
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时代的改变运动手机。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需求层次理论,一共分为5层运动手机。
最下面的两层,分别是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运动手机。
运动手机?" >
记得小时候,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和爸妈下地干活,到了傍晚,一家人开开心心回家运动手机。
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晚上做了什么饭,要大吃一顿运动手机。
那个时候的孩子,只要能回家、能吃饱,就心满意足了运动手机。
而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不愁吃、不愁穿,一出生就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价值需求运动手机。
因此,他们向更高的三个层次发展,寻求更多需求,比如:爱、自由、尊重、价值、成就运动手机。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能打骂教育的原因运动手机。
他们面临的世界变了,除了物质需求,更多追寻的是精神价值需求运动手机。
一座森林
02
孩子面临的外部压力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免不了会有惩罚,打骂是很正常的运动手机。
但是,他们却忘了——现在孩子面临的压力更大了运动手机。
去年,西安一位10岁的男孩,因为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从家里一跃而下,抢救无效,当场身亡运动手机。
事发前2个小时,他还跟妈妈打电话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觉得自己肯定完成不了运动手机。
但妈妈却不以为意,反而催促孩子赶快写作业运动手机。
到了6点运动手机,孩子奶奶进孩子卧室时,才知道悲剧已经发生......
书桌上还放着两封信,每句话都那么刻骨铭心,让所有的家长为之动容运动手机。
一封信上写道:“妈妈,我很抱歉,这是我的选择运动手机。”
另一封上写道:“为什么我什么也做不好运动手机?”
孩子走上极端,是因为他们身上那些很容易被家长们忽视的巨大压力和焦虑运动手机。
现在的孩子,真的很难熬运动手机。
我们上一代没有那么重的学习压力,每天完成作业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放松玩耍运动手机。
而如今的学生,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内卷”现象,每天都承受巨大压力,必须拼命学习才不会被甩开运动手机。
我们那一代人,大多都是多子女家庭,父母要照顾一大家子,不可能长时间关注一个孩子运动手机。
这个时代的孩子,从他们出生的那刻起,就已经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背负着全家沉重的期望运动手机。
我们小时候大多是散养,野蛮生长运动手机。
吃过各种各样的苦,能够平平安安长大,已经是福气了运动手机。
而这个时代的孩子,大部分都在父母的宠溺中长大,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历经风吹雨打,娇弱不堪运动手机。
所以运动手机,就造成了一种现象:
现在的孩子压力大,抗压能力却很差,平常也没有宣泄内心情绪的机会,敏感脆弱运动手机。
此时,家长若还对孩子进行惩罚、打骂,无异于给孩子增加更多痛苦,让孩子心灰意冷,走上极端运动手机。
一座森林
03
三个教育关键词
一座森林心理专家刘彦老师曾在演讲中说道:
我国正历经一个激荡的时代,社会变化一日千里运动手机。
如今的孩子面临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真的希望家长和老师,可以理解他们运动手机。
确实,时代已经变了,为人父母,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要拿老办法教育孩子运动手机。
1×10森林工作法中提及:
每个孩子的一生,都需要奶、蜜、盐,三种营养物质运动手机。
这三种营养物质,对应了当前时代的三个教育关键词运动手机。
奶:
它是指父母对孩子无条件、高质量的陪伴和关爱运动手机。
关爱和陪伴,对于孩子来说远比教育更加重要,一个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运动手机。
见过这样一位妈妈,经常给孩子买各种吃穿用品,周末也会带孩子出去玩,可是孩子却始终对他保持距离运动手机。
就是因为这位妈妈看似陪伴孩子,实则不是玩手机就是做自己的事,对孩子的喜好和想法一概不知运动手机。
并不是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叫“培养”,更不是呆在孩子身边就叫陪伴运动手机。
如今的孩子,生存空间狭小,几乎没什么朋友,也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大部分孩子都很孤独运动手机。
因此,家长更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多和他们沟通,用真心架起和他们交流的桥梁运动手机。
千万别让孩子身处孤岛运动手机。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有喝饱了足够的“奶”,才能自立、坚强运动手机。
蜜:
它是指对孩子鼓励和欣赏,让孩子确信自己的价值运动手机。
在当下的教育竞争中,似乎“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已经成了父母的共识运动手机。
于是运动手机,孩子刚出生就开始攀比:上了哪所幼儿园、学了什么乐器、补了几门课......
在《小舍得》中,南俪为了让孩子脱颖而出,逼孩子进行各种训练,不断贬低孩子运动手机。
于是,本来阳光活泼的孩子,最后不但开始抑郁,还一度想远离自己的父母运动手机。
运动手机?" >
当把孩子当做攀比的工具,孩子只会渐渐迷失自我,越来越自卑运动手机。
而最好的教育,则是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用“温柔”的引导帮助孩子前进运动手机。
教育不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比赛,只有从欣赏和认可的角度,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和价值感,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运动手机。
盐:
最后,别忘了以培育孩子“抗挫力”为中心的盐运动手机。
这几年,青少年自杀率节节攀升,甚至越来越低龄化运动手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多的家长教孩子如何成功,却鲜有教导孩子如何接受失败的运动手机。
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我们的孩子要学会直面风雨,在大起大落中,保持内心的坚定,走得更远,更稳运动手机。
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就必须让他“吃苦”运动手机。
教育就像炼钢,只有吃过苦,流过泪,才能在千锤百炼中,变得坚硬无比运动手机。
其次,家长平时也要注重让孩子多运动,多走走,让孩子的童年多些“野”运动手机。
为何过去的孩子被打被骂运动手机,却鲜少出现心理问题?
因为以前的孩子有发泄的地方,他们在外面跑来跑去,到处玩耍,充满活力运动手机。
这种孩子一般很有朝气,心理素质也比较强,不容易因为一时的伤痛而倒下运动手机。
一座森林
04
温柔而坚定
很多父母都抱怨,现在的小孩难管教运动手机。
管严一点,担心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管松一点,担心孩子会误入歧途运动手机。
事实上运动手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牢记一句话:
温柔而坚定运动手机。
平时多鼓励孩子,尊重孩子,发现他身上的优点运动手机。即使批评也要看场合,尽可能温和有耐心,不能打他,也不要一味说教。
与此同时,态度一定要坚决,一旦孩子违反了约定好的“规则”,就要坚定拒绝孩子,让他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很爱你,但是不可以运动手机。
当我们静下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的选择,引导他的行为运动手机。
你就会发现,那个满是缺陷的孩子,终将会成长为一个阳光温暖的人运动手机。
关于青少年复杂心理问题,希望了解更多详情或获得帮助,欢迎关注一座森林运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