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品牌手机无非就是组装电脑

yaxin333 106 0

  风云起时

  从阿里云手机浪花难现,小米手机一机难求到盛大手机千般苦等,再到360特供机厚着脸皮的口水仗,拥有者互联网基因的企业或者相关企业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搅局者。无一例外的,这些手机都有足够的话题和低价。同时,这些手机背后的互联网公司也非常善于利用自身的网络话语权,在短时间内让产品信息遍布互联网各个角落。

  这其实还只是互联网企业和手机硬件息息相关的冰山一角,百度和戴尔、长虹联合推出的智能机、QQ和HTC较早之前的合作、网易传闻不断的手机产品……霎时间,传统的诺基亚、摩托罗拉、LG、几乎在这些话题中被边缘化。智能手机似乎进入了互联网企业争雄的风云时代。

  布局?利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根据以往的的经验,即使不看好也要预先布局,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市场发展的方向并非那么明晰。各类应用前景似乎并不看好,浏览器市场份额几乎已成定势,移动电子商务说句不好听的起码现在的模式并不靠谱而且受制于支付。在流量变现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下,硬件也成了各方一个重要的布局。更有可能是,各家做手机更多是为了植入自家的应用或者各种Android表皮的OS。

  至于制造方面,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和组装电脑差别不大,找个代工厂贴贴牌就可以出货了。问题就出现营销成本方面,小米手机成功的营销模式加上出货量可观达成的规模效应,基本硬件以及能够实现盈利,加上配件的利润,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了。但是百度、阿里云、盛大由于价格或者出货量的原因,利润暂时并不看好;至于360特供机,按照360所说的模式,利润既要看市场反应又要看360的谈判能力。所以,智能手机现在能说除了布局敢染指盈利的也就只有小米一家。

  伪困兽斗

  两位李老大——李开复和李彦宏,前者不看好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硬件、后者不看好移动互联网的现有模式。这都说明一个问题,现在还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而之前捧吹的互联网精神、创新之类,到手机市场和传统巨头竞争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好的基因,因为互联网也事实上成为一个传统行业。而且在互联网争用户、争流量到实现流量变现的过程中,除了百度和本身不涉及买卖的阿里电子商务,有那个巨头不是靠游戏来过活的。现在的情况更像一堆游戏开发、运营商来做游戏机,而且一开始就是价格战,好像直接就陷入困兽笼斗。

  但实际情况确实这样:百度手机几乎就是涉水性的尝试而已,阿里云手机也看不出任何有想发力的情况,盛大手机让人等得太久,360根本就是为了植入自己的客户端和搅局而战。没有包袱、不会为自家之前传统优势所束缚的也就小米手机而已,但是刚刚长成、在各方面服务仍未成熟到有差异性优势的小米是否能够面对如此猛烈的价格冲击也是一个疑问。甚至以雷军当年卖掉卓越的作风来看,在小米目前估值奇高的情况下套现走人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这个斗兽场,真心要拼下去的没几家,风头亦不对撂担子走人也是早就做好的准备。各家都留有后路也正是这场恶斗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却雨点稀疏的原因。

  被狙击的未来

  即使在这场困兽斗中胜出,这些手机也面临和现在HTC一样被传统巨头狙击的未来,专利之战就在不远处。强如HTC,也能在一年内被专利战打击得利润下滑70%。现在靠着中国的主场优势,专利战还可以不做考虑,但是政策风险却让这些互联网品牌手机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而且陷入专利战之后,面对只是要钱的微软还好说话,要是面对直接要你死的苹果呢?甚至,面对市场份额被蚕食的情况,Android联盟里面的三星、htc这些大佬会不会反戈相向呢?这个被狙击的未来,互联网品牌手机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数风流人物,还看高通富士康

  在这场争霸战的背后,稳坐钓鱼台的无非就是芯片商,既能得到免费的营销,又能拿到真金白银。而富士康,又得到了很多利润更高的订单。至于期待的国产品牌,有实力有资格有机会的堪堪一个华为而已。其他那些连光板都不能设计的手机品牌,对中国的科技和工业推动基本毫无作用,只是让营销大师多了几个经典案例而已。

标签: 组装电脑 品牌手机 无非 互联网 就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